Linux内核编译时输出的CC、LD、CC[M]等代码是什么

作者:编程家 分类: linux 时间:2025-08-31

在Linux内核编译过程中,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输出的代码,比如CC、LD、CC[M]等。这些代码实际上是指代一些编译器和链接器的命令,不同的代码代表着不同的操作。

首先,CC代表的是C语言编译器。在Linux内核编译过程中,C语言是主要的编程语言,因此CC命令就是用来编译C语言源代码的。它会将C语言源代码转换成汇编语言代码,进而生成目标文件。

接下来,LD代表的是链接器。在编译过程中,将会生成一系列的目标文件,这些目标文件包含了各个模块的机器指令。链接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目标文件进行链接,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。LD命令会将目标文件中的符号地址进行解析,并将各个目标文件中的代码和数据进行合并,最终生成可执行文件。

另外,CC[M]是一个稍微特殊一些的命令。CC[M]中的[M]代表的是模块,这个命令用来编译内核模块。在Linux内核中,有一部分功能是以模块的形式存在的,这些模块可以在内核运行时进行动态加载和卸载。CC[M]命令会将模块的源代码编译成目标文件,并生成一个独立的模块文件,以便后续的加载和使用。

示例代码:

c

#include

#include

int init_module(void)

{

printk(KERN_INFO "Hello World!\n");

return 0;

}

void cleanup_module(void)

{

printk(KERN_INFO "Goodbye World!\n");

}

在这个示例代码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内核模块。init_module函数会在模块加载时被调用,它会打印"Hello World!"的信息。而cleanup_module函数则会在模块卸载时被调用,它会打印"Goodbye World!"的信息。

在编译这个内核模块时,我们可以使用CC[M]命令来进行编译。比如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:

make -C /lib/modules/$(uname -r)/build M=$(pwd) modules

这个命令会将当前目录下的源代码编译成目标文件,并生成一个独立的模块文件。然后,我们可以使用insmod命令将这个模块加载到内核中:

insmod hello_module.ko

加载成功后,我们可以在/var/log/kern.log文件中看到"Hello World!"的输出信息。当我们使用rmmod命令将模块卸载时,会打印"Goodbye World!"的信息。

在Linux内核编译过程中,CC代表C语言编译器,LD代表链接器,而CC[M]代表编译内核模块。这些命令在内核编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我们可以根据输出的代码来了解编译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操作。同时,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编写内核模块的示例代码来了解CC[M]命令的使用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