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 JSON 加载转储会破坏 Unicode [复制]

作者:编程家 分类: python 时间:2025-11-08

Python JSON 加载/转储会破坏 Unicode?

在使用 Python 处理 JSON 数据时,有时会发现加载或转储操作会导致 Unicode 数据的破坏。这是因为 JSON 在默认情况下使用了 ASCII 编码,而不是 Unicode 编码。在加载或转储 JSON 数据时,如果数据中包含非 ASCII 字符,就会出现破坏的现象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使用 ensure_ascii 参数来控制编码方式。当 ensure_ascii 参数设置为 False 时,JSON 数据将按照 Unicode 编码进行处理,从而保留非 ASCII 字符的完整性。
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,演示了加载和转储 JSON 数据时出现 Unicode 破坏的情况,以及如何使用 ensure_ascii 参数解决这个问题。

python

import json

# 加载 JSON 数据

json_data = '{"name": "张三", "age": 25, "city": "北京"}'

loaded_data = json.loads(json_data)

print("加载 JSON 数据后的结果:")

print(loaded_data)

# 转储 JSON 数据

dumped_data = json.dumps(loaded_data)

print("转储 JSON 数据后的结果:")

print(dumped_data)

# 使用 ensure_ascii 参数解决 Unicode 破坏问题

dumped_data_unicode = json.dumps(loaded_data, ensure_ascii=False)

print("使用 ensure_ascii 参数后的结果:")

print(dumped_data_unicode)

在上述代码中,我们首先加载了一个包含非 ASCII 字符的 JSON 数据,并打印加载后的结果。然后,我们将加载的数据转储为 JSON 格式,并打印转储后的结果。可以看到,在默认情况下,转储后的结果中的非 ASCII 字符被破坏了。

接下来,我们使用 ensure_ascii=False 参数重新转储 JSON 数据,并打印转储后的结果。可以发现,使用了 ensure_ascii=False 参数后,转储后的结果中的非 ASCII 字符得到了完整保留。

通过这个简单的示例,我们可以看到在处理 JSON 数据时,特别是涉及到非 ASCII 字符时,需要注意编码方式的选择,以避免数据的破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