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 中什么时候 hash(n) == n

作者:编程家 分类: python 时间:2025-11-22

Python 中的 hash(n) == n 是在以下情况下成立的:当 n 是整数或字符串类型时,且 n 的值在 -5 到 256 之间。

哈希函数是一种将数据映射到固定大小值的函数。在 Python 中,内置的哈希函数 hash() 用于计算对象的哈希值。哈希值是一个整数,用于标识对象。在某些情况下,哈希函数会返回对象本身的值。

整数类型

对于整数类型,Python 中的哈希函数会返回整数本身的值。这意味着 hash(n) == n 对于任何整数 n 都成立。这是因为整数的哈希值就是它们自己。

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:

python

n = 42

print(hash(n) == n) # True
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整数 n,并使用 hash() 函数计算其哈希值。然后,我们将哈希值和整数本身进行比较,结果为 True。

字符串类型

对于字符串类型,Python 中的哈希函数会根据字符串的内容计算哈希值。如果两个字符串的内容相同,它们的哈希值也会相同。

在 Python 中,为了提高性能,字符串类型的哈希值是在第一次计算后进行缓存的。而在 -5 到 256 之间的整数和一些常用的字符串会被缓存,因此它们的哈希值在 Python 解释器启动时就已经计算好了。

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:

python

str1 = "Hello"

str2 = "Hello"

print(hash(str1) == hash(str2)) # True
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定义了两个相同内容的字符串("Hello"),并使用 hash() 函数计算它们的哈希值。然后,我们将两个哈希值进行比较,结果为 True。

缓存范围

Python 中对整数和一些常用字符串的哈希值进行了缓存。具体来说,整数 -5 到 256 之间的哈希值被缓存,以及一些常用字符串的哈希值也被缓存。这意味着在这个范围内的整数和常用字符串的哈希值在 Python 解释器启动时就已经计算好了。

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:

python

n1 = 1000

n2 = 1000

print(hash(n1) == hash(n2)) # False

str1 = "Python"

str2 = "Python"

print(hash(str1) == hash(str2)) # True
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定义了两个相同值的整数(1000)和字符串("Python"),并使用 hash() 函数计算它们的哈希值。然后,我们将两个哈希值进行比较。对于整数,由于超出了缓存范围,它们的哈希值不相等。而对于字符串,由于字符串的哈希值被缓存了,它们的哈希值相等。

在 Python 中,hash(n) == n 只在特定情况下成立,即当 n 是整数或字符串类型时,并且 n 的值在 -5 到 256 之间。这是因为整数的哈希值就是它们自己,而在缓存范围内的常用字符串的哈希值也是预先计算好的。

了解这些细节对于编写高效的 Python 代码非常重要。在需要使用哈希值进行比较或作为字典的键时,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提高代码的性能。